鋏蠓解毒功能
 
 

小黑蚊的真正學名為台灣鋏蠓,常被俗稱為黑頭微或黑微仔。它是一種微小型的吸血性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鋏蠓屬(Forcipomyia)、蠛蠓亞屬(Lasiohelea)。它是目前危害臺灣最嚴重的害蟲。

臺灣鋏蠓主要在白天活動,特別喜歡吸食人血,成群叮咬人體,危害人體臉部、脖子、手、腳等裸露的部位,尤其以離地面較近的小腿最常受害。由於蟲體微小,受害者往往不易察覺,所以被叮咬的部位會出現紅、腫、癢的現象,這是一種皮膚的過敏反應。

臺灣鋏蠓叮咬肌膚後,會釋放一種毒素,其中的組織胺、血清素會造成發炎,皮膚隨即紅腫起包,奇癢難忍,具敏感體質者甚至需要就醫治療,避免惡化死亡。臺灣鋏蠓造成的紅疹常會持續數日,嚴重時症狀可以持續 10 天以上,而殘留於皮膚內的毒素經過新陳代謝,也會逐漸痊癒,被叮咬搔抓的疤痕約在34個月後也會逐漸退去。

一般防護的方法,就是塗抹防蚊液,而防蚊液又多半含有DEET成份(diethyltoluamide),長時間與皮膚接觸,可能會誘發皮膚產生過敏反應;若遭意外誤食,可能會導致昏迷、抽搐,甚至死亡的嚴重後果。

新種人類的皮膚具有解毒功能,可利用新發現的絕對恆定態能源及新生物學工程技術,迅速改變細胞內部離子濃度,並藉濃度變化控制細胞內部離子平衡,解除臺灣鋏蠓所釋放的組織胺、血清素等毒素成份,使身體立即適應臺灣鋏蠓的毒素,不產生發炎、紅疹、腫痛和發癢等皮膚過敏反應,進而阻斷因過敏反應所造成的死亡。

基於臺灣鋏蠓蟲體細小,不利觀察,且在實驗室內飼養繁殖不易,故本實驗於臺灣古坑鄉實際進行。實驗由第一位進化成功的新種人類林圓先生在不塗抹任何種類防蚊液情況下,接受臺灣鋏蠓叮咬手臂皮膚,分別於1分鐘、10分鐘、1小時、10小時和24小時觀察皮膚徵狀。


 
1 成群臺灣鋏蠓(13隻)叮咬手臂皮膚。
 
2 臺灣鋏蠓叮咬後,1分鐘手臂皮膚徵狀。
     
 
3 臺灣鋏蠓叮咬後,10分鐘手臂皮膚徵狀。
 
4 臺灣鋏蠓叮咬後,1小時手臂皮膚徵狀。
     
 
5 臺灣鋏蠓叮咬後,12小時手臂皮膚徵狀。
 
6 臺灣鋏蠓叮咬後,24小時手臂皮膚徵狀。

由以上的實驗結果可知,新種人類林圓先生的皮膚具有解毒功能。他可利用新發現的絕對恆定態能源及新生物學工程技術,迅速改變細胞內部離子濃度,並藉濃度變化控制細胞內部離子平衡,解除臺灣鋏蠓所釋放的組織胺、血清素等毒素成份,使身體不產生發炎、紅疹、腫痛和發癢等皮膚過敏反應,阻斷因過敏反應所造成的死亡。


參考書目:

  1. Forcipomyia (Lasiohelea) taiwana (Shiraki, 1913) 臺灣鋏蠓. (n.d.). Retrieved from http://taibif.tw/zh/namecode/336488
 
 
 
1、
正體中文為本網體正式版本。
2、
本網體發表之研究報告僅為概述、實驗結果及統計,正式的研究報告包含實驗方法、結果、統計以及相關學術論文。
3、
林圓先生是唯一通過覺人種認證的新種人類。
4、
新種人類所有相關知識受智慧財產權及營業祕密法保護。
   

人類進化協會網站僅供論文發表用途,人類進化協會不保證其完整性,且不提供或嘗試遊說做為任何用途依據。內容中所有的生理新功能,係為新種人類特定機能,有依環境變化交替演繹更迭可能性,爾後若有變更,將不主動更新。

任何人閱覽、學習甚或仿傚都應審酌各方資訊審慎衡量本身狀態,並就結果自行負責。無論在任何狀況下,人類進化協會及發表人對於本網站內容或憑以所為之任何行為所造成的直接、間接、特定、偶發或因果性的損害,均不負法律賠償責任。
 
 
美國:95 Linhaven, Irvine, CA. 92602 U.S.A. ∣ 
 台灣:242 台灣新北市新莊區中信街762
研究中心:652 台灣雲林縣水林鄉順興村7-7號 ∣ 
 碳氧實驗室:652 台灣雲林縣水林鄉順興村7-1
 
版權林圓先生所有,林圓先生保留一切權利